专家讲座
董奇: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
内容简介:强调了脑智发育研究对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重要性。教育需培养具备新素养的未来人才,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有效结合应以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人脑研究对理解学习变化、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空间至关重要。
梅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探讨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讨论了AI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局限性。从技术角度分析了AI在教育中的潜力和挑战,包括个性化学习、教学管理等,强调了AI作为工具的角色,在教育中应谨慎使用AI,避免过度依赖。
曹培杰:中国教科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内容简介:强调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学教育对于国家强盛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迅猛,科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以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制胜。从中国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政策和行动可以看出,科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要求,也是国家政策导向,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姜振鹏:中外人文交流全球胜任力研究所秘书长
内容简介:介绍了全球胜任力研究所和诺奖计划,强调了科学教育和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诺奖计划通过科学启蒙教育、特色校本课程、联合培养机制和教育成果评价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中小学校打造科学教育特色和建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John Hopcroft: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客座讲席教授
内容简介: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及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核心地位,认为AI不会取代教师,而是辅助教学。讨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兴趣和激情,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正确评估教育成果,重视教学质量而非仅关注研究和发表。
崔斌:北京大学-TBI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内容简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课题申请发布,强调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的重要性,详细说明了课题申报流程、管理要求和时间节点。课题旨在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研究能力,推动学校科研科教能力,并形成科研成果。鼓励教育界积极申请参与课题,以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内容简介:本次圆桌论坛聚焦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多位专家讨论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展开。专家们分享了对AI技术进步的看法,探讨了AI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未来人才。强调了AI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力,以及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内容简介:本次圆桌论坛聚焦于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小学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专家们讨论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未来工作的变迁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会上还提出培养学生热情和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路径、强调了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的挑战以及双师课程模式的重要性。专家们一致认为,教育工作者应拥抱人工智能,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科技人才。